关于装配式建筑,你需要知道的
2018-03-25
装配式建筑,就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。自2016年起,政府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,加快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。
装配式建筑工艺流程
1
预制构件深化设计
进行深化设计和施工验算,完善预制结构制作详图和施工装配详图,避免构件在加工和施工过程中,出现错、漏、碰、缺等问题;对预留的孔洞以预埋件,应在加工前认真核对,以免现场剔凿。
2
预制构件生产
预制构件通常包含外墙板、凸窗、阳台、楼梯、空调板、叠合板、叠合梁柱等,其中PC外墙板构件作为非结构构件,是依附在主体结构上“外衣”,按侧连式与主体结构弹性连接。
3
预制构件运输
为防止运输过程中构件破损、倾覆,设置车辆运输稳定专用固定支架。每块叠合板下沿预制板长向紧靠吊环应放通长垫木,上下对齐、对正、垫平、垫实。堆放高度不大于5层,预制楼梯堆放高度不大于2层,构件下部用木方垫垫离车体100mm。
4
预制构件验收
构件进场后,进行逐快验收,包括外观质量、几何尺寸、预埋件、预留孔洞等,发现不合格予以退场;对预制构件的表示进行检查,包括叠合板编号、吊装简化编号以安装方向。
5
预制构件存放
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时,考虑预制构件存放场地,在施工现场规划出构件存放场地范围;场地进行平整、硬化,标以警示牌,规范管理;构件分型号、分规格码放,每块板下放置两个通长垫木,垫木沿叠合板长向紧靠吊环位置,上下对齐、对正、垫平、垫实。不允许不同规格板号重叠堆放。堆放高度不大于5层;构件下部用木方垫离地面100mm;楼梯搁置受力点与梁的起吊吊点位置相同。
6
预制构件吊装
进行标高复测,定位弹线,然后将预制构件吊装到位,并校正、加固。
7
PC主体结构施工
完成预制构件的吊装验收后,并确保斜撑、脚码、构件连接件等稳固后,进行下一道钢筋绑扎及关模工序,按施工周期尽快进行墙体及楼板混凝土的浇注,形成一个结构整体,并记录每个构件的安装时间。
装配式建筑设计四大特征
流程精细化
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流程更全面、更综合、更精细, 在传统设计流程的基础上,增加前期技术策划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两个设计阶段。
设计模数化
模数化是建筑工业化的基础,通过建筑模数的控制可以建筑、构件、部品之间的统一,从模数化协调到模数化组合,从而实现标准化设计。
配合一体化
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,应与各专业和构件厂家充分配合,做到主体结构、预制构件、设备管线、装修部品和施工组织的一体化协作,优化设计成果。
技术信息化
装配式建筑设计可利用 BIM 技术,提高预制构件设计完成度与精确度。
装配式建筑设计工作五大阶段
技术策划阶段
前期技术策划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,设计单位应在充分了解项目定位、建筑规模、产业化目标、成本限额、外部条件等影响因素的情况下,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,提高预制构件的标准化程度。
方案设计阶段
确定合理的户型大小,一个项目尽量出现较少户型类型,以提高预制构造的标准化。
初步设计阶段
应联合各专业的技术要点进行协调设计,结合规范确定建筑底部现浇加强区的层数,优化预制构件种类,充分考虑设备专业管线预留预埋,进行专项的经济性评估,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,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。
施工图设计阶段
按照初步设计阶段制定的技术措施进行设计。各专业根据预制构件、内装部品、设备设施等生产企业提供的设计参数,在施工图中充分考虑各专业的预留预埋要求。建筑专业应考虑连接节点处的防水、防火、隔声等设计。
构件加工图设计阶段
构件加工图纸可由设计阶段与预制构件加工厂配合设计完成,建筑专业可根据需要提供预制构件的尺寸控制图。除对预制构件中的门窗洞口、机电管线精确定位外,还要考虑生产运输和现场安装时的吊钩、临时固定设施安装孔的预留预埋。